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在博鳌亚洲论坛2012年年会开幕式上发表了主旨演讲。在演讲中,李克强副总理提到,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加快转型是关键。其中,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十二五”发展的主线。而产业转型及升级是包括中国在内各新兴经济体都面临的重大课题。在2号举行的《新兴经济体:结构调整与认识误区》分论坛上,来自发达国家与新兴经济体的代表各抒己见,进行了一次经验的交流与碰撞。
在目前世界经济面临不确定性的背景下,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模式,成为新兴经济体的必然选择,2号上午李克强副总理的讲话也充分印证了中国同样要选择这样一条道路迈向现代化。中国经济转型的道路怎么走,又有那些问题是需要避免的?他山之石可以攻玉,2号下午举行的分论坛就为我们的下一步改革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许多专家学者都认为,目前中国所处的阶段与日本上个世纪70年代经济高速发展期有很多相似之处,但日本经过高速发展后经济一度陷入低迷停滞不前,怎样避免如同日本一样陷入困境,是中国经济转型中特别需要注意的问题。日本住友(中国)公司执行董事 梶原谦治 特别为中国提出了“借助外力”这样的建议。“中国经济目前正处于增长阶段。在全球化进程中,中国变得非常重要。中国有这样大的一个经济规模,和美国也有很好的合作关系。希望中国能增强建立更多合作关系的意识,这样中国会有更好的发展。”
今年,中国将经济增长的目标定在7.5%,相对于多年来8-9%的高速增长,中国经济增速放缓趋势显现,德勤全球副首席执行官德克森在会上中肯地表示,中国这样大的经济引擎不可能永远保持高速增长,世界形势的变化促使中国必须做出改变。“世界发展不是一个静止的状态。一些原来增长的推动力,包括工资也在增加,所以使得中国继续保持现在的制造业的领先地位是比较困难的。所以我觉得中国经济增长模式应该不断地进行升级,制造业的发展过程也不断进行升级,这样来迎接一系列的挑战。
相比刚才提到的发达经济体的经验,和中国同为新兴经济体的印度代表 塔塔咨询服务有限公司副董事长萨博梅的建议或许对中国面临转型的企业则更具借鉴意义。“我们塔塔钢铁公司是世界上制造钢铁成本最低的企业,我在这里提到的是每吨的钢铁制造成本。为什么能实现如此的低价呢?因为我们进行了大量的投资,其中关键的一点就是要投资于研发,投资创新,要实现大量的自动化。同时还要持续提高员工的技能水平,让他们更加专业化和职业化。”
博鳌论坛的吸引人之处就在于分享和碰撞,听取了好的经验,中国企业也阐述了自己的产业转型解决之道,供其他来宾分享。中国最大的IT解决方案与服务供应商、东软集团(600718,股吧)董事长刘积仁提出,企业要转型要变化须赶早,要有预知判断能力。“在IT行业里,我们从过去提供硬件、软件,到现在提供服务。一个最大的变革,就是和社会未来的发展趋势结合起来。所以我认为最重要的就是首先自己不能够把自己看成老了,应该有一个心态。另外,变革应该发生在几年以前,而不是发生到那个时刻到来。”
最后,针对我国的大型国有企业,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副主任 邵宁 表示,目前国有大型企业的改革方向是公众化、市场化。“目前我们正在做国有大型企业的改革,方向是公众化、市场化。就是通过资本市场把现在的国有企业改造成为上市公司,让它成为市场竞争主体,独立承担民事责任,这就是公众化的方向。目前我们在这个方向上的进展还是比较大的,目前中央企业已经有60%都已经市场化了”
邵宁同时表示,希望外界抱着清醒、建设性的态度,客观、冷静地研究中国国企的改革方式,给国有企业改革创造一个宽松的环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