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材市场价格走势明显弱于往年,只在3月中下旬期间出现过短暂回升,4月份后,由于市场需求不足,市场弱势下行,到5月下旬,主要钢材品种市场价格已跌回到年初低点,钢铁企业亏损面加重,6月份以后市场仍难见起色,价格更是运行乏力,低位徘徊。7月份进入钢材市场传统的需求淡季,市场价格下行速度加快,到7月中旬,各品种市场价格均创2011年以来新低。8月份钢厂出厂价格大幅下调,效益将较6、7月份持续下降,钢铁行业将进入“严冬”。以下是钢材市场行情下行的主要原因分析,以及对后市行情的预测。
1.国外经济的低迷和国内经济增速的下降是导致钢铁行业不景气的主要外部原因
从国外经济看,外部经济的不景气,对长期依赖外需的国内经济形成压力。6月份,全球主要经济体都面临经济困境,欧洲绝大多数国家在内制造业指数陷入荣枯线以下或接近荣枯线。
6月份主要国家制造业指数
6月份主要国家制造业指数 |
日本 |
49.90% |
2011年11月以来最低 |
意大利 |
44.60% |
连降11个月 |
西班牙 |
41.10% |
创2009年来的新低 |
德国 |
45% |
三年来的最低值 |
法国 |
45.20% |
稍好 |
希腊 |
40.10% |
比上月回落3个百分点 |
英国 |
48.60% |
5月为三年低点,6月略有回升 |
从国内经济形势看,“三驾马车”不给力,使国内经济持续下滑,实体经济进入困难时期。固定资产投资增幅下降,表明以政府投资拉动经济的增长方式,已进入周期尾声,前六个月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同比增幅从1至2月份的21.5%放缓至20.4%,更明显低于上年同期25.6%的水平。2012年6月份,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6585亿元,同比名义增长13.7%,比5月份13.8%放缓0.1%,是今年以来的最低点,说明依靠消费增长拉动经济增长存在较大困难。我国今年上半年出口增长速度同比进入回落,2012年上半年,出口9543.8亿美元,同比增长9.2%,大幅低于去年上半年增长24%的水平,说明出口增长在减速。国内钢铁主要下游行业表现乏力,其中汽车、造船、家电等主要用钢行业产销不旺,产成品销售压力较大,行业内企业效益出现分化,部分企业进入困局,行业钢材需求集中度提高,钢材采购量价齐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