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下旬的钢市依然在上演着一幅跳水的行情。对于即将到来的“金九”是会如期望的那样带着钢市走出低迷,还是彻底的褪色?
钢厂:市场倒挂催生价格下调
在传统“金九”来临之前,宝钢、武钢和鞍钢分别于8月13日、8月14日和8月20日出台9月份价格政策。而本次下调的幅度多在百元左右不等,可见对于后市,钢厂在心态上也是难言乐观。
在价格的具体方面:宝钢、武钢调价幅度和方向均符合预期,鞍钢调价幅度略超预期。宝钢8月份继7月份的降价有所放缓,热轧价格从7月份下调200元/吨缩窄为降低100元/吨,普冷和酸洗的下调幅度大于热轧为150~180元/吨,其他品种均呈小幅下调;武钢较7月份的价格下调有扩大趋势,除电工钢外其他主要品种比7月份扩大50~100元/吨的降幅;鞍钢下调幅度略超预期,其中热轧下调250元/吨降幅继续扩大,冷轧、热镀锌、彩涂降幅扩大至100~150元/吨,中厚板下降100元/吨,硅钢4个月内首次下调500元/吨。
对于三大钢厂步调一致的下调价格,业内人士也给出了自己的看法。
“下游需求低迷和成本支撑不断击穿是三大钢厂不断下调价格的主要原因。”钢铁行业一位资深分析人士表示说,“三大钢厂自2012年第二季度以来不断出台下调价格政策。其中,宝钢已连续3个月下调订货价格,主要品种过去3个月累计降幅达260~610元/吨(税前);武钢和鞍钢也连续4个月下调订货价格,主要品种过去4个月里累计降幅分别达100~700元/吨和150~600元/吨。”“而这和第二季度以来低迷的下游需求造成订单组织情况不利有很大的关系;同时,原来作为“成本支撑”的铁矿石和焦煤价格在钢铁行业盈利每况愈下的情况下也开始下跌,不断创新低的上游原材料价格使原有的钢材价格成本支撑出现松动进而使钢材价格维持在下降通道。”这位分析人士补充说。
由此我们不难看出,尽管还有一周左右的时间业内人士所说的“金九”才会到来,但是钢厂提前出台的价格政策似乎已经给它披上了一层悲观的色彩。
贸易商:成色不足 心情忐忑
在调查中发现,如今的“金九”颇有些成色不足的意味。对于习惯了今年以来低迷行情的贸易商而言,对即将到来的“金九行情”已经热度不足。因为从最近几年来看,“金九”的含金量已经越来越低。
“从2008~2011年,已经连续4年没有“金九”行情了,这4年9月份钢材价格都是下跌的。”一位贸易商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如此悲观地说,“事实上,在钢贸圈子里,‘金九’的概念都已经淡化。现在有限的需求,即使在产量下来情况下,没有需求点的增长,永远没有一个大的上涨行情,毕竟产量下来是建立在很多产能被关闭的情况下,所以一旦价格被行情拉涨,立马又有很多产能复产,供应又开始加大,钢价继续下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