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与欧洲理事会主席范龙佩、欧盟委员会主席巴罗佐共同出席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举行的共同主持第十五次中欧领导人会晤。
温家宝表示,中国是负责任的长期投资者,将继续通过适当渠道参与解决欧债问题。
温家宝说,中欧关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伙伴关系之一,也是中国对外关系的战略重点。经贸合作是中欧关系中最活跃、最有成效的部分。2003年,中欧贸易额突破1000亿美元,2011年已达到5672亿美元,年均增长20.8%。欧盟连续8年是中国最大贸易伙伴,中国是欧盟第二大贸易伙伴。欧盟企业对华累计投资达800多亿美元。中国企业对欧投资由2003年的1亿多美元增加到2011年的43亿美元。欧盟是中国最大技术引进来源地,累计签订技术引进合同1500亿美元。双方人员往来日益频繁。
温家宝表示,相信一个拥有雄厚经济基础和科技实力的欧洲,一定有能力、有智慧妥善应对欧债问题,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中国的发展需要欧洲,欧洲的发展也需要中国。中方愿同欧洲国家共同分享发展机遇,共同迎接各种挑战,把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打造成21世纪国际合作的典范。
温家宝指出,当前,国际金融危机仍在持续,对一些国家和地区造成严重冲击,世界处于深刻复杂的变化之中,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中欧要提振信心,紧密携手应对挑战,将达成的各项共识落到实处。同时着眼长远,加强战略沟通和协调,在未来的国际格局中更好地维护和促进共同利益。
温家宝提出以下建议:
第一,大力推进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反对各种形式的保护主义,相互扩大市场开放,坚持通过平等协商解决贸易纠纷。尽快启动中欧投资协定谈判,探讨开展中欧自贸协定可行性研究,为双方企业发展、合作创造良好的法律、政策、舆论环境,搭建更为有效的平台,共同开拓市场。
第二,将先进制造业、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制药、信息通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重点,建立联合研发中心、技术转移中心、联合孵化器,开展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一体化合作,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第三,建立工作机制,推动双方在交通、电力、通讯等领域开展合作。中国政府鼓励本国企业和金融机构参与欧方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构建覆盖欧亚大陆的物流网络,以适应中欧之间不断增长的贸易、人员往来需求。
第四,推动国际金融体系改革取得新进展,维护全球经济金融稳定。中方欢迎欧洲企业在跨境贸易和投资中使用人民币,愿与欧方一道,支持互设银行分支机构和开展业务。
温家宝强调,解决欧债问题关乎全球利益,中方一如既往支持欧方解决欧债问题的努力,将加强同欧盟机构、欧央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沟通与合作。希望欧方进一步凝聚改革的共识,落实各项纾困措施,在财政紧缩和经济增长之间找到平衡点,运用综合手段,为欧洲经济复苏和可持续增长注入强劲动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