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日前发布报告称,中国最早可能4年后(2016年)就取代美国,成为第一大经济体。
令人振奋的是,中国经济未来20年依然保持高速发展。报告指出,2030年前中国经济平均增长为6.6%,而2030年至2060年为2.3%。与之相比,目前作为全球第十大经济体的印度,在同时期的经济增长分别为6.7%和4%。2060年前中国人均生产总值将提高6倍,印度的提高幅度也大致如此。
报告还指出,根据2005年购买力平价为基准,预计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将于2012年超过整个欧元区,并最早会在2016年就取代美国,成为第一大经济体。而印度目前正在赶超日本,并在未来20年里超过欧元区。中国和印度的GDP之和很快将超过G7经济体的GDP总和;而到2060年,中印两国GDP之和会超过OECD所有34个成员的GDP总和。
报告称,到2060年,中国人均收入将会增长7倍,生活水平会达到发达国家的60%,当前中国的人均收入水平约为美国的16%。
报告认为,由于中国当前生产力和教育水平仍相对较低,发展教育、提高生产技术和生产力将成为未来增长的动力。虽然是新兴市场,但中国会同多数发达国家一样,GDP的增长会受到人口老龄化的遏制,不能再指望劳动力成为促增长的主动力。
报告还预测,如果走出当前危机,未来50年,全球经济将保持3%左右的年增长速度。新兴经济体增长速度仍会超过发达经济体,但其增长势头会放缓。虽然低收入国家和新兴市场的增长会持续,但不同国家生活水平的差距到2060年仍会持续。
无独有偶,今年4月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报告预测,根据相对购买力,中国将在五年内替代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大经济体,随之可能会挑战美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主导作用。
不过从目前情况来看,美国在GDP总量上还有可观的优势。2011年,美国GDP超过15万亿美元,是中国的两倍还多。以购买力平价计算的数据较接近,美国为15万亿美元,但相比中国的11万亿美元依然占据优势。同时,由于中国人口众多,人家GDP更是相差甚远。
报告同时预测,到2060年,日本将滑落为“经济小国”。OECD这份报告指出,到2060年,日本经济占世界经济的比重将由2011年的6.7%下降为3.2%,滑落为“经济小国”。
根据2005年的购买力均价计算出各国的GDP的增长率,到2060年,日本经济的平均增长率为1.3%,美国为2.1%,中国为4.0%,世界平均增长率为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