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全球最大的铜消费国的中国经济开始探低回升,这对一直处于弱势的铜市来说是难得的好消息,从那时起,投资者就开始寄望中国经济的回暖能带动铜需求的改善,然而事与愿违。
农历新年前公布的数据显示,从工业增加值、PMI 指数、工业用电量到固定资产投资数据均表明中国经济已经企稳反弹,而对中国经济回暖预期的增强和节后中国需求将回升的预期支撑了国际铜价的春节期间的走势,尽管此前美国经济数据表现差强人意、美元持续走强。然而,春节后投资者并未看到需求的大幅增长,中国交易商的报告显示,节后对铜的总体买兴较低,令价格承压,部分生产商在春节假期后仍未加快生产。
Capital Economics分析师Ross Strachan表示,“中国假期结束后,需求仍相对迟滞,价格根本都没有启动。”
在需求不振的同时,铜库存也居高不下。LME铜库存从去年国庆以来几个月中增加了近一半库存量的情况下,春节期间伦铜库存净增1900吨,节后更加疯狂攀升达两万多吨,截至22日伦铜库存突破40万吨达424350吨,为2011年11月15日以来最高水准,而伦铜注销仓单占比持续低迷跌至7%下方,欧洲现货铜维持高贴水,与此同时,COMEX铜库存也以缓慢的速度抬升,而中国包括交易所库存、保税区库存及隐性库存,总量依然巨大。
需求萎靡、库存高企导致了铜的过剩格局,世界金属统计局(World Bureau of Metal Statistics)最新统计数据显示,铜在2012年出现整体过剩局面,而2013年全球铜过剩或将进一步增加。法国巴黎银行则认为,2013年铜市供应过剩预计将达到10万吨,而2014年铜市供应将过剩45万吨,且2015年过剩量可能更大。此外,国际铜业研究小组(ICSG)预计过剩45.8万吨,高盛预计铜过剩40万吨,花旗银行预计铜过剩量为13.4万吨。
高库存,低消费的同时,下游开工仍旧处在很低的水平,与之相对的则是冶炼厂开工率始终维持在90%以上。那么,在中国经济探低回升之后,铜需求始终未改善的原因是什么?预计到何时会改善?渤海期货分析师温京海表示,“目前,铜市供需矛盾还是极为突出的。消费疲软的因素主要还是由于经济问题导致的外部需求大幅减少所致,国内自身的需求这几年仍旧是处于正增长只是增幅减缓且远远落后于产量增幅。而且就现阶段来看还看不到消费可以得到明显改善的契机,消费的季节性因素在大大削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