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无缝管:政策紧缩力度或放缓
为了稳定物价水平,有关部门已经陆续出台了多项紧缩政策。有迹象表明,宏观紧缩可能已近尾声,至少是要进入一个观察期。
最近,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英国《金融时报》撰文称中国遏制国内通胀方面的努力已经奏效,价格上涨趋势正得到控制,国物价水平下半年将稳步下降。与此同时,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理事长、国务院前副总理曾培炎也表示,他赞同中国通胀已经遏制。全国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家统计局原副局长贺铿6月22日就指出,“经济已出现滞胀苗头,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应适可而止”。著名学者厉以宁也认为,如果紧缩货币流通量过了头,很可能会出现产品供应链的断裂和企业资金链的断裂,“滞胀不是没有可能”。
紧缩力度开始减弱,已有迹可循。6月22日,央行于年内第二次暂停了常规央票发行,并着手进行逆回购,从而为商业银行注入流动性。估计因此注入得资金有5000亿之多。加上外汇占款及信贷派生存款,未来两个月内流入银行间市场的资金也超过9000亿元。7月6日,央行宣布自7月7日起加息25个基点。这是去年10月启动价格紧缩工具以来第五次加息,一年期贷款利率和定期存款利率分别达6.56%和3.5%。
与此同时,财政部也推迟原定于6月27日招标发行的地方政府债券。受其影响,银行间市场拆借利率和质押式回购加权利率开始有所下降。
有分析人士认为,中国紧缩政策退出的预期正在强化。当然,在宏观基调并未改变、尤其是物价涨幅还可能创新高的情况下,从紧政策调整更多地是逐步微调,不可能骤然退出。
紧缩力度的放缓,有利于钢材需求增加与价格上升。
值得注意的是,在需求紧缩力度减缓的同时,有关方面又加大了对于保障房建设的推动力度,也使得固定资产投资减速所引发的钢材需求不足得到弥补。
|